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,區境即有人類繁衍生息。出土文物證明,距今5000年左右,在今安化縣馬路口、江南,南縣北河口,赫山區鄧石橋和沅江市漉湖等地,就已形成村落。進入青銅器劉備時代后,在今桃江縣馬跡塘、灰山港,沅江市蓮子塘以及資陽區新橋河、長春,赫山區赫山廟、龍光橋、筆架山一帶,聚居村落已趨密集。東周以前,區境屬《書·禹貢》所載九州中的荊州管轄。戰國時期為楚國黔中郡屬地。秦屬長沙郡。
益陽之得名,據東漢時應劭說:“在益水之陽,當為縣名!鼻迦酥軜錁s有“益陽賦”云:“益水所經,水北曰陽,縣以此名!笨磥,經流益陽之大江資水,古或為益水。街市在江北向,故稱益陽。有趣的是,益陽的名字,幾千年來無論轄地怎么變異頻繁,它一直沒有改易過名稱,這在*地名中是比較少見的。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,早在新石器時代,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。距今5000年左右,在今益陽新橋河、鄧石橋、舞嶺、蓮子塘、灰山港一帶,均有密集的聚居群體。
據《禹貢》載,今益陽地區遠古屬荊州。春秋時為楚地,戰國時隸楚黔中郡,公元前221年秦滅楚,立長沙郡,下設益陽等九縣。初置益陽縣包括今日之桃江、益陽、安化、新化各縣和益陽市、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寧鄉、湘陰、漣源、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土方,范圍廣達18000平方公里。今益陽地區所轄縣、市,除沅江部分和南縣外,均在古益陽版圖之內。
西漢,郡縣與封國兩制并行。今益陽地區分屬長沙國,武陵郡,統隸荊州刺史部。東漢,沿襲西漢州、郡、縣制,廢長沙國為郡。今益陽地區分屬長沙國、武陵郡,統隸荊州刺史部。
三國鼎立,吳、蜀分荊州。這一時期,荊州處于魏、蜀、吳逐鹿爭雄的疆場。赤壁之戰后,曹操退出南方,吳、蜀為爭奪荊州展開了一場錯綜復雜的爭斗。公元207年先為蜀劉備奪取。孫權索取荊州未成時,乃派呂蒙奪取長沙。劉備為救長沙,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令關羽屯兵益陽與呂蒙相拒!秴侵尽じ蕦巶鳌份d:“寧隨魯肅益陽拒關侯,侯擇精銳五千投縣上流十余里淺瀨,云欲夜渡。肅選兵益寧,寧乃夜住,侯聞之,住不渡而結寨營!濒斆C則則率程普、甘寧據城東南龜山屯駐,于陸賈山溪口約會關羽。這次約會,便是名震千古的“單刀會”。而益陽城垣,即為肅筑土城屯兵所建。
三國吳太平二年(公元257)分長沙西部都尉設置衡陽郡。益陽屬于衡陽郡。這時分置南部地方設新陽縣(即今寧鄉),公元266年又從西部地方分設高平縣(今新化和新邵縣的一部分),益陽縣疆域開始縮小。公元280年,晉滅吳后,分全國為20州,益陽屬荊州。南朝宋時(公元420年),改衡陽郡為國,益陽屬于衡陽國。又劃給湘陰一部分土地。南朝齊時(公元479年)復改衡陽為郡,直到梁時仍屬于衡陽郡、藥山郡、武陵郡、巴陵郡、南平郡。
隋朝時分屬潭州、岳州、朗州和澧州。唐貞觀元年(公元627年)分全國為10道,開元中分為15道,道下州郡并稱。益陽隨潭州、長沙郡時更所屬,變遷不定四次之多。
五代,十國割據,湖南屬楚國。后梁(公元907年)益陽屬潭州。后唐(公元923年)馬殷為楚國,益陽屬長沙府。后周(公元951~959)益陽屬潭州府。
宋朝,初分天下為15路,后分23路,南宋為16路,路高安撫司,直隸京師,路以下置府、州郡、軍。北宋太祖建隆元年(公元960年),益陽屬湖南路潭州長沙郡。熙寧五年(公元1072年)以益陽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、安化等縣。宋史神宗本紀載:五年章惇開梅山,置安化縣,取名為“歸安德化”之意。
公元1279年,忽必烈滅南宋建元朝,置路,元成宗元貞元年(公元1295年)以益陽縣有萬戶升為益陽州,屬潭州路。天歷二年(公元1329年)隨潭州路改為天臨路屬。
明朝分全國為13省,省高布政使司(后改承宣布政使司),省下置府、州、司,益陽屬湖廣行省,即湖廣布政使司(治江夏,今武漢市)長沙府 。明代洪武初(公元1368年)復降益陽州為益陽縣。
公元1636年,愛新覺羅氏改國號為清。采用“省”、“道”、“府和直隸廳、直隸州”、“縣和散廳、散州”四級制,初分全國為18省,后為23省,省高總督、巡撫、駐布政使司。益陽屬湖南省長寶道長沙郡。
公元1852年10月20日,洪秀全統率太平軍經長沙轉戰益陽,改益陽縣為“得勝縣”。這是益陽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短暫更名。
民國初,分全國為22省、4特區,后增至35省及西藏。民國三年(公元1914年),湖南廢府、廳、州,長寶道改為湘江道,轄益陽。民國十一年廢道,益陽屬于省。民國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湖南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,益陽屬第1區;后又調整為10個區。
民國29年(1940),湖南省府以原9個行政督察區轄境過廣和督察不便,將之調整為10個。同年4月,劃益陽、安化、湘鄉、寧鄉、漢壽、沅江等6縣,組成第五行政督察區,專員公署駐益陽縣城,是為區境地區一級行政建置之始。南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(專員公署駐常德)。
民國33年(1944),侵華日軍大舉進犯,湖南部分地域淪陷,各行政督察區的建置名存實亡。省政府遂設安化、沅陵、洪江3個行署,作為非常時期省政府臨時派出機關,分領各縣。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縣梅城建立。原第五行政督察區所屬各縣均為安化縣行署領轄。翌年7月31日,安化行署撤銷,恢復第五行政督察區。
1949年湖南各地相繼解放,國民黨政府在湖南的統治宣告結束,各行政督察區的建置隨之瓦解。是年8月,成立新的湖南省臨時政府(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)后,湖南省設1個省轄市、10個專區。專區設專員公署,為省政府派出機關。益陽專區于1949年8月成立,專員公署駐益陽縣城關區,轄益陽、安化、湘鄉、寧鄉、沅江、漢壽6縣。
1950年3月,益陽縣城關區改為益陽城關區,升為縣級;同年9月,建立益陽市,直屬益陽專署領導。1951年4月,省政府執行中共中央關于“在100萬人口左右的大縣,領導困難,可以劃小”的指示,析湘鄉縣第九、十區,安化縣第三、四區和蘭田鎮,以及邵陽、新化縣部分地域,置蘭田縣;析湘鄉縣第三、六、七區,置永峰縣。同年七月,析益陽縣第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一區,置桃江縣,均屬益陽專區管轄。當時,全區共轄9縣、1市。南縣則屬常德專區。
1952年11月,益陽專區建置撤銷,原轄寧鄉縣劃屬湘潭專區,湘鄉、雙峰、漣源3縣劃歸邵陽專區,益陽、桃江、安化、漢壽、沅江5縣及益陽市劃歸常德專區,歷時10年。其間,益陽市于1953年4月改為省轄市,授權常德專署領導,1958年7月改為益陽縣領導,但1961年復改專區轄市,仍由常德專署領導。
1962年12月,恢復益陽專區建置,專員公署駐益陽市桃花侖,轄南縣、沅江、華容、益陽、寧鄉、桃江、安化7縣和益陽市。大通湖、千山紅、金盆、北洲子、茶盤洲、錢糧湖6個國營農場,同時劃歸益陽專區管轄。
1964年9月,華容縣及錢糧湖農場劃歸岳陽專區。
1968年,益陽專區改稱益陽地區。
1983年7月,寧鄉縣劃屬長沙市。至此,全區轄益陽、桃江、安化、沅江、南縣和益陽市,及大通湖、北洲子、金盆、千山紅、茶盤洲5個國營農場和大通湖漁場。
1994年3月,國務院批準撤銷益陽地區,設立地級益陽市;5月,新的中共益陽市*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共益陽市*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;原益陽縣、益陽市分別以資水為界,以南改為赫山區,以北改為資陽區。7月1日,“益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”、“益陽市人民政府”、“*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益陽市委員會”正式掛牌。從此標志著地級益陽市的成立。益陽市轄3縣(南縣、桃江、安化)、1市(沅江市)、2區(赫山、資陽)、5大國營農場(大通湖、北洲子、金盤、千山紅、茶盤洲)和大通湖漁場。
2000年12月18日,中共大通湖區委員會、大通湖區管委會成立。5大國營農場撤銷。場部所在地改設建置鎮。大通湖區由大通湖、北洲子、金盤、千山紅4大國營農場合并而成;茶盤洲農場改茶盤洲鎮劃歸沅江市管轄。市轄境包括3縣、1市、3區(赫山、資陽、大通湖)。
2009年,益陽市轄3縣(安化、桃江、南縣)、1市(沅江)、3區(資陽、赫山、大通湖區)和益陽高新區,15個鄉、70個鎮、11個街道,1781個村,215個社區。其中赫山區轄10個鎮、2個鄉、4個街道。
資陽區轄5個鎮、1個鄉、2個街道。南縣轄10個鎮、2個鄉。桃江縣轄11個鎮、4個鄉。安化縣轄18個鎮、5個鄉。沅江市轄11個鎮、1個鄉、2個街道。大通湖區轄4個鎮、2個街道。益陽市高新區下轄1個鎮、1個街道。
名稱 | 面積(km2) | 人口(萬) | 政府駐地 |
---|---|---|---|
資陽區 | 680 | 41.05 | 五一西路 |
赫山區 | 1379 | 86.12 | 赫山北路 |
大通湖區 | 384 | 13.63 | 大通湖大道 |
沅江市 | 2071 | 74.46 | 沅江大道 |
安化縣 | 4950 | 95.10 | 東坪鎮 |
桃江縣 | 2063 | 83.23 | 桃花江鎮 |
南縣 | 1075 | 67.36 | 南洲鎮 |
*本表內容依據《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》 |
益陽水資源豐富。據測算,僅資江流經市區河段可供發電貯量就達100萬千瓦,已在上游建了2個水電站,開發量達50萬千瓦。益陽中心城區礦泉水儲量豐富,且偏硅酸含量之高,屬國內罕見。
益陽市土地質量較好,有林地56.27萬公頃,耕地24.54萬公頃,水面13.99萬公頃,草地8.2萬公頃,湖洲6.53萬公頃。濱湖平原由河湖沖積而成,土壤肥沃,適宜種植多種作物,是全國糧、棉、麻、油重要生產基地,素有“魚米之鄉”的美稱。苧麻產量居全國首位,蘆葦、黃(紅)麻、糖料產量均居湖南省*。中部丘陵崗地,土壤多屬板頁巖風化而成,呈酸性,含養分較高,是南竹、油茶、果木等經濟林生產區。我市是全國有名的“竹子之鄉”,南竹、茶葉產量居湖南省*。西部中低山地,是主要林業生產基地。
益陽礦藏資源豐富,是遠近聞名的“小有色金屬之鄉”。已知的礦床、礦點有140多處,已探明的礦床、礦點40余處,其中中型礦床5處,小型礦床15處,礦點和礦化現象120多處。主要礦藏40多種,銻、鎢、釩、石煤的儲量為湖南省*。主要礦種中,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有錳、銻、金、釩、鐵、石煤、硫鐵礦、磷礦、石灰巖等10多種,其中,銻保有量達36萬噸,且品位高,開采價值較大,儲量亦豐。
境內西部和中部地域,包括安化縣、桃江縣、赫山區和資陽區西南部,山丘延綿,森林廣布,野生動物以哺乳類、爬行類和鳥類居多。主要為斑鳩、野雞、野豬、獾、貉和蛇等。益陽市植物資源有藻類、菌類、苔蘚、蕨類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類,廣泛分布在山地、平原和水域,直接或間接地為農業利用。
益陽市位于湘中偏北,跨越資水中下游,處沅水、澧水尾閭,環洞庭湖西南,系由雪峰山余脈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過渡的傾斜地帶。益陽市地形西高東低,成狹長狀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10°43'02"~112°55'48",北緯27°58'38"~29°31'42"。東西最長距離217公里,南北最寬距離173公里,從地圖上看,像一頭翹首東望、伏地待躍的雄獅。四鄰東與岳陽縣、湘陰縣為界,東南與寧鄉縣、望城縣接壤,南與漣源市、新化縣相連,西與敘浦縣、沅陵縣交界,西北與桃源縣、鼎城區、漢壽縣、安鄉縣毗鄰,北與華容縣相連。
益陽市土地總面積12144平方公里,為湖南省總面積的5.83%,其中山地占39.71%,丘陵占10.05%,崗地占6.7%,平原占32.44%,水面占11.10%。境內由南至北呈梯級傾斜,南半部是丘陵山區,屬雪峰山余脈;北半部為洞庭湖淤積平原,一派水鄉景色!氨晨垦┓逵^湖浩,半成山色半成湖”。南部山區*處為海拔1621米,北部湖區*處為海拔26米,南北自然坡降為9.5%。
市境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,具有氣溫總體偏高、冬暖夏涼明顯、降水年年偏豐、7月多雨成災、日照普遍偏少,春寒陰雨突出等特征。年平均氣溫16.1℃—16.9℃,日照1348小時—1772小時,無霜期263天—276天,降雨量1230毫米—1700毫米,適合于農作物生長。
截至2010年,益陽市常住人口為4313084人,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309144人相比,十年共增加3941人。益陽市戶籍人口為4759387人。
截至2014年末,益陽市常住人口為439.15萬人。人口出生率12.25‰,死亡率5.73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6.52‰。
性別構成:益陽市常住人口中,男性人口為2192812人,占50.84%;女性人口為2120272人,占49.16%。常住人口性別比(以女性為100,男性對女性的比例)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7.66下降為103.42。
受教育程度:益陽市常住人口中,具有大學(指大專以上)程度的人口為269226人;具有高中(含中專)程度的人口為663272人;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741766人;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238341人(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、肄業生和在校生)。
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,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2224人上升為6242人;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0719人上升為15378人;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5160人上升為40383人;具有小學程度的由41781人下降為28711人。
地區 | 人口數(人) | 2010年比重(%) | 人口密度(人/km2) |
---|---|---|---|
合計 | 4313084 | 350 | |
資陽區 | 410542 | 9.52 | 718 |
赫山區 | 839265 | 19.46 | 656 |
南 縣 | 725562 | 16.82 | 502 |
桃江縣 | 769568 | 17.84 | 372 |
安化縣 | 901043 | 20.90 | 182 |
沅江市 | 667104 | 15.46 | 332 |
參考資料來源 |
2014年,益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 )1253.15億元,
比上年增長10.8%,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1.3個百分點,居全省第2位。其中*產業增加值為234.14億元;第二產業增加值553.21億元;第三產業增加值465.80億元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人均GDP 28596元,折合4673美元,增長10.2%。全年公共財政收入94.91億元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.44億元;全年財政支出231.87億元。公共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72.88億元,稅收占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6.8%。公共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7.6%。
2012年,益陽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8.11億元,比上年增長4.7%。益陽市糧食播種面積414.08千公頃,比上年增長2%,其中稻谷366.33千公頃,增長1.5%。油料133.44千公頃,增長1.6%;棉花40.26千公頃,增長5%。蔬菜102千公頃,增長10.8%。糧食總產量241.82萬噸,增長3.3%,其中稻谷225.54萬噸,增長3.3%。全年出欄肉豬477.01萬頭,增長5%;出籠家禽2964.2萬羽,增長8.1%;水產品產量31.22萬噸,增長14.5%。
2012年,益陽市糧食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為18.4%,比上年下降0.2個百分點;油料占總產值的比重為3.4%,下降0.1個百分點;棉花所占比重為4.5%,下降0.7個百分點;蔬菜所占比重為17.6%,提高1.1個百分點。生豬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為22.6%,下降1.4個百分點;家禽所占比重為8.6%,提高0.3個百分點,F代林業示范市建設穩步發展。益陽市純林產值達13.24億元,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.2%。涉林產業總產值145.35億元,比上年增長21.7%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。全年水利投入資金16.73億元。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.44千公頃。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55.43萬千瓦。
2012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15家,完成增加值383.1億元,增長15.4%,增速居湖南省第二位。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56.9億元,增長15.3%;重工業增加值226.2億元,增長15.5%。重點產業不斷壯大。十大重點產業增加值329.2億元,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2.1%。益陽市九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(開發區、工業集中區)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9家,實現增加值193.9億元,增長17.3%。益陽市新產品產值44.6億元,增長22.2%。益陽市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422家,比上年增加112家,中聯重科、科力遠、益陽電業局、國電益陽發電、匯盛科技、納愛斯、益華水產、艾華電子、克明面業9家企業產值超過十億元,上市公司漢森制藥、太陽鳥游艇和克明面業三家共實現產值21億元,這些重點骨干企業成為推動益陽市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。
2012年,益陽市具有資質以上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02家,完成產值110.74億元,比上年增長32.1%。其中建筑工程產值102.94億元,比上年增長31.1%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1.81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8%;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66.49萬平方米,比上年增長9.3%,全員勞動生產率24.64萬元/人,比上年增長41.37%。
2012年,固定資產投資延續了近幾年來的高增長,益陽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5.14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8%,增速居湖南省第6位。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36.85億元,增長33%。從三次產業來看,一、二、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15.49億元、350.99億元和166.08億元,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由上年2:59.3:38.7調整為2.9:65.9:31.2,一、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。
2012年,益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.8億元,增長15.3%,達到湖南省平均增速。全年實際引進內資形成固定資產217.3億元。年末益陽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873.67億元,比年初增加146.08億元。年末益陽市共有保險公司27家,其中壽險15家,產險12家。全年保費收入27.95億元,增長5.7%。其中:壽險20.87億元,增長2.3%;產險7.08億元,增長17.2%。
類別 | 職務 | 姓名 |
---|---|---|
市委領導 | 書記 | 魏旋君 |
副書記 | 胡忠雄 、 叢培模 | |
常委 | 魏旋君 、 胡忠雄 、 叢培模 、 陳冬貴 、 黃進良 、 楊躍濤 、 彭建忠 、 聶明雋 、 何俊峰 、 孫達良 、 胡立安 、雷鳴 | |
秘書長 | 孫達良 | |
市人大領導 | 主任 | 徐云波 |
副主任 | 張群華 、 袁國軍 、 譚喜華 、 劉時貴 、王剛強、 程道峰 、李志宏 | |
秘書長 | 熊勇軍 | |
市政府領導 | 市長 | 胡忠雄 |
常務副市長 | 楊躍濤 | |
副市長 | 彭建忠 、 聶明雋 、 黃東紅 、 李激揚 、 周振宇 、 方華堂 、 謝壽保 | |
秘書長 | 湯瑞祥 | |
市政協領導 | 主席 | 黃加忠 |
副主席 | 李長庚、 吳宏斌 、 夏宏宇 、 卜鐵洪 、 陳延武 、 徐德華 、胡捷、 黃仲書 | |
秘書長 | 袁和平 | |
參考資料來源 |
主要公路有益沅公路、長常高速、益溆高速、益平高速、二廣高速(在建)、益婁高速(在建)、 益陽繞城高速、益馬高速
、南益高速。
鐵道線路有石長鐵路、益湛鐵路、湘黔鐵路、石長鐵路復線(在建中)、長益常城際鐵路(在建中)
另有規劃長渝高鐵,益陽至汨羅城際鐵路、益陽至婁底城際鐵路、益湛鐵路復線、月益鐵路、荊益鐵路、秀吉益鐵路、常桂鐵路等。
益陽市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和常德桃花源機場均只有70公里。益陽迎風橋機場(軍用)正在規劃之中,將于“十二五”期間動工。
2012年,益陽市共爭取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2項,其中*項目22項;省級項目90項。獲得項目資金3911萬元,比上年增長49%。共有40項成果獲科技進步獎,其中省級一等獎 2項,二等獎1項,三等獎5項;技術市場成交活躍,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119份,合同金額1461.48萬元。益陽市87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9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28%;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0.7億元,增長22.9%,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23.7%。
2012年郵電業務收入20.45億元,增長7.4%;益陽市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0.64萬戶,比上年減少2.56萬戶;移動電話用戶233.02萬戶,凈增29.32萬戶;國際互聯網用戶25.15萬戶,凈增4.95萬戶。平均每萬人擁有移動電話4836部,擁有國際互聯網522戶。
2012年,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3131人,“零就業”家庭動態就業援助率為100%,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年末參保人數87.5萬人。失業人員再就業18509人,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5517人。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.76萬人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18%以內。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9480人,失業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1285人。
據抽樣調查顯示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94元,比上年增加2266元,增長13.1%。人均消費支出13737元,比上年增加1411元,增長11.4%。
農民人均純收入超全國、湖南省平均水平。益陽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58元,比上年增加1185元,增長17.5%,是歷史上增收最多的一年,增速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4.4個百分點,與全國、湖南省比較,總量分別多41元和477元。
益陽市是湖南省典型的雜散居少數民族地區。全市有回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維吾爾族、滿族、壯族、白族、蒙古族、侗族、瑤族、布依族、黎族、朝鮮族等45個少數民族成份,共1.8萬余人,其中回族約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5%以上。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桃江、資陽、南縣和大通湖區。全市有1個民族鄉,桃江乍埠回族鄉,全鄉總面積48平方公里,轄18個自然村,1個居委會、168個村民族小組,總人口18000人,其中回族人口8000人,占全鄉總人口的44.4%。4個民族村分別為桃江縣三堂街鎮晚谷回民村,花橋坪回民村,資陽區蓼東回民村,南縣茅草街鎮回民村。
益陽市是全省宗教工作重點市。全市有佛教、道教、伊斯蘭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五大宗教。
被譽為羽毛球之鄉的益陽安化,前后有唐九紅、龔智超、龔睿那、黃穗、陳林……從安化走出去的羽毛球明星,輝耀于世界體壇。安化由此被譽為“羽毛球之鄉”、“世界羽毛球冠軍的搖籃”。
根據2013年修訂的《益陽市城市總體規劃(2004—2020年),結合省委省政府的區域發展戰略,益陽市城市性質確定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南部中心城市、長株潭都市區副中心城市、現代新型工業城市、宜居山水生態旅游城市。益陽東部新區被納入新版總規,使益陽城市規劃區面積由原來的760平方公里擴展至1058平方公里,將構筑“一軸三帶”(串聯主城區和益陽東部新區的城鎮發展軸和資江風光帶、西部山林風光帶、東部農田風光帶)、“一城一區”(主城區和益陽東部新區)的啞鈴狀雙城空間結構。至2020年,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9平方公里以內,城市人口109萬人。規劃加大石碼頭和東門口歷史街區的保護更新力度,以及中心城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。在區域職能分工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協調發展等方面,將加強中心城區、益陽東部新區與長沙之間的區域統籌。
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,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。
位于益陽市赫山區的兔子山遺址,文物部門經過2013年的考古發掘,發現各類遺跡近百處,出土了戰國晚期至三國孫吳時期的簡牘1.3萬余枚,其內容被證實是益陽縣衙文書檔案。至2013年底,遺址共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,弄清了城址的性質和基本范圍,城址平面呈長方形,東西寬約200米、南北長約300米。共清理古井16口,灰坑56個,灰溝7條,房屋建筑遺存9處。專家表示,此次發現的簡牘數量之大、時代延續之長,在全國都極其罕見,“尤其是秦二世的昭告文書及‘張楚之歲’觚,更是驚世之發現”。
截至2012年,益陽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268所,其中:幼兒園529所,小學480所,初中194所,特殊教育學校3所,普通高中35所,中等職業類學校27所;在校學生550512人,其中:幼兒園90952人,特校學生371人,小學245106人,初中119771人,普通高中62257人,中等職業類學校32055人;益陽市有中小學教職工68292人,其中在職49276人。高考一、二、三本錄取2214人、4211人和2002人,本科三批以上錄取率為43.1%。
本科院校 | 湖南城市學院 | 益陽廣播電視大學 | |
?圃盒 | 益陽醫學高等?茖W校 |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|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|
2012年,在原十景的基礎上深化設計了“青洲煙雨”“古渡歸帆”“三臺晨曦”“古城堞影”“志溪疊翠”和“斗魁皓月”六處景觀,與現存的“會龍棲霞”“裴亭云樹”“白鹿晚鐘”“西灣春望”,構成新資江十景。
簡介 | 圖片 | |
---|---|---|
會龍山 | 會龍山 原名保泉寺,群山起伏,如驤龍蟠首,還有關瀨驚端,志溪帆落,西灣春望,鵝池飄香,十洲分張,諸葛泉水,魯肅金堤,建于明朝期間,山上古木參天,林蔭蔽道,曲徑通幽。 | 會龍山 |
白鹿寺 | 白鹿寺 建在益陽市城區資江南岸的白鹿山上,毗鄰會龍山,距離資江一橋僅200余米。它始建于唐代憲宗元和年間,距今約1200年。 | 白鹿寺 |
周立波故居 | 周立波故居 位于益陽市赫山區謝林港鎮鄧石橋村。故居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,院落依山傍水,坐北朝南,土木結構,懸山小青瓦屋頂,土筑圍墻,屬于典型的洞庭湖區特色民居宅院。 | |
碧云峰 | 碧云峰 位于湖南省益陽市赫上區滄水鋪鎮,距益陽市區25公里,沿319國道東行,在鎮東路口拐彎有水泥路可直達山腰。碧云峰,古稱熊湘山,又稱清修山、青秀山,是衡岳72峰之一,峰高海拔502米,周圍100余公里。觀其全山外貌,形似九江匡廬,故自古有“小廬山”之稱。 | |
桃花江洪山竹海 | 桃花江竹海風景區 位于桃花江益陽國家森林公園內,有三萬多畝翠綠挺拔的楠竹,山連山,坡連坡。從眼前伸向遠方,一眼望不到邊,組成了竹濤滾滾的海洋,是具有旅游、避暑、療養、野營、度假、科研等多種功能的旅游勝地。 | |
柘溪國家森林公園 | 柘溪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益陽安化縣城北8公里的紅巖省級自然保護區,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,人工湖面、游艇飛馳;群山環抱,古木參天;峽谷中,索橋飛架;叢林中,亭閣隱現。 | 柘溪國家森林公園 |
小郁竹器、明油紙傘、湘中鐵鍋、松花皮蛋、朱砂鹽蛋、安化擂茶、水竹涼席、安化黑茶、南縣麻辣肉
歷史人物:周立波,周揚,周谷城,張國基,胡林翼,何鳳山,曾士峨,段德昌,葉紫,黃自元
著名學者:唐成
當代名人:艾國祥,黃伯云,夏家輝,劉鎮武,蔡四維,潘自強,龍馭球,文伏波,丁夏畦,佛源,林凡,劉云峰,周智慧,李璜之,趙躍宇,熊萬峰,彭英,陳流波,鄧飛
體壇名將:龔睿娜,黃穗,唐九紅,龔智超
藝壇明星:吳軍,雷佳,龍奔,盧正雨,曾毅(鳳凰傳奇)、萬茜、陶昕然
湖南*家工程船舶生產企業——益陽船舶廠
湖南*家***、有機玻璃企業——益陽市紅旗化工廠
湖南*井岡霉素生產企業——益陽生物化工總廠
湖南*橡膠機械生產企業——益陽橡膠機械廠
湖南*家引進花崗石加工生產線企業——桃江縣花崗石廠
湖南*合資苧麻紡織企業——益華苧麻紡織有限公司
湖南苧麻紡綻最多的地區——益陽市
湖南*蔗糖生產基地——益陽市農墾企業
湖南*條地方鐵路——益陽鐵路
*苧麻總產量最多的縣級市——沅江市
*蘆葦產量最多的縣級市——沅江市
**枳殼生產基地——沅江市
**棕片生產基地——安化縣
**黃姜生產基地——安化縣
湖南產花生最多的縣——安化縣
湖南產茶葉最多的縣——安化縣
*“水鄉澤國*農田林網”——沅江市
湖南水產品總量*縣級市——沅江市
湖南*電力排灌站——益陽明山電力排水站
湖南*農村機械化典型——南縣華閣(現華閣鄉)
湖南*座蒸汽機排灌站——益陽劉家湖機埠
湖南*家高科技鄉鎮企業——益陽稀土材料總廠
湖南*糧食專業集市——益陽蘭溪糧市
湖南*位發明米粉絲生產機械的是張炳林
**所開展人口教育的學!浣修r民中專
湖南*普及小學教育的縣——桃江縣
湖南*通過普及中小學實驗教學的縣級市——沅江市
湖南*獲國際物理奧賽金牌的中學生——沅江市羅衛東
湖南獲得專利最多的縣---安化縣
湖南*所縣級單項運動學!不h羽毛球運動學校
湖南*獲“全國農村圖書發行工作紅旗單位”稱號的縣新華書店---沅江市新華書店
湖南*“詩歌之鄉”---沅江市白沙洲鄉
湖南*部新編縣志——《南縣志》
湖南字畫藏品最多的縣級博物館——沅江市洞庭博物館
全國有名,湖南*布匹市場——龍光橋鎮高嶺布匹市場
湖南益陽人——陶澍,胡林翼,葉紫,周立波,周揚,周谷城,劉云峰,曾毅,李璜之。
*內陸*座核電站——桃花江核電站